详细信息

练就火眼金睛,看如何敏锐识破一起虚假骗贷事件

发表时间:2021-5-14 10:41:56  阅读次数:

出品 | 信贷风险管理

作者 | 张涛

随着政府调控房产政策的步伐,M支行严格按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最新指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更新政策变化,加强贷前调查,将上级行制度、政策落到实处。近日,M支行信贷经理在贷前调查时敏锐识破一起以虚假首套房资格骗取贷款的事件,有效防范了本行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
1案例经过

客户张某持公证书到M支行找信贷经理,想要代理办理某项目的住房按揭贷款50万元,声称是购房人亲戚,因购房人目前在外地工作,无法亲自办理贷款,故持公证书代理办理住房贷款业务。信贷经理随后对张某提交的委托公证书进行核实,发现公证书是在浙江省公证处出具,显示公证时间正是当天,这显然与张某所说的目前购房人正在外地工作矛盾。发现该疑点后,信贷经理随即通过电话与委托人取得联系,询问其购买房产的面积、总价等基本房屋情况。购房人居然答非所问,语言含糊,内容不符。在信贷经理的诱导下,对方委托人道出实情,张某才是房产的买方人,为了规避商业银行的限制第二套房贷政策,试图以他的名义申请贷款。鉴于政策风险,信贷经理随即拒决了该笔贷款的申请。
2案例分析

从本案例来看,借款人非常熟悉银行限购住房的贷款政策,试图假借他人的名义逃避国家和银行购买房产的政策监管,给我行的贷款带来风险,也同时侵犯了他人权益。所以,作为信贷工作人员一定要时刻绷劲一根弦,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3案例启示

(一)受理贷款需严把政策关,保证根基牢靠。
近两年,国家加大对住房贷款的宏观调控力度,限购政策陆续出台,许多购房人想方设法钻政策空子,利用亲属、朋友等人冒名顶替充当购房人,购买多套住房并向银行申请贷款。本案例中,持有委托人授权的公证书申请住房贷款合乎法律规定的,也符合我行贷款政策要求,但该客户借此以虚假名义申请首套住房贷款,降低借款人购房首付比例,变相提高借款人的授信额度,给银行带来了潜在风险,将来还款过程中一旦出现欠款现象,将对日后贷款的追索造成很大障碍,直接关系到我行个人贷款的信贷质量。对于此类现象,一经发现就要坚决杜绝,防止违规贷款的产生。
(二)注重细节审查,严防虚假交易。
信贷经理在贷前调查的面谈过程中,应避免流于形式,只注重贷款资料的审核审查,更应注重贷款行为真实性的调查。本案例中,为掌握真实信息,信贷经理通过深入调查借款人的表面贷款资料,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合法性进行了严格审查,分析贷款资料之间的逻辑性,不流于形式。同时在做好谈话记录的基础上,尽可能利用了有限的时间了解借款申请人信息,查清了购房人真实的购房意愿,为客户日后的按期还款提供保证,降低贷款风险。
(三)密切关注风险暴露水平,及时掌握客户风险信息。
个人信贷经理作为银行的代理人,在接单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我行按揭政策及从业的规章制度,在与客户的交谈及资料审核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谈话疑点,增强对风险点把控的敏感度。本案中,信贷经理发现公证书的地点、时间与背景资料的非常理错误后,信贷经理立即耐心与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到真实购房人及购买意图,从而辨识出此笔贷款的风险点,最终采取合理措施成功规避风险。